源一

关于人文社科读书学习方法的思考

https://mp.weixin.qq.com/s/T6JMdrJPfRd9rfjcfDG4nQ 

《越来越不提(也不会)问题的中国大学生,与不偷懒的美国大学生》


今天上午本想找关于《理想国》的公号文,无意中找到了这一篇,读后我反省起自己学习方式,意识到了之前习焉不察的问题。


想起美学课上老师说的,读人文经典(ps:是《理想国》《诗学》等这种理论文本)要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沿着作者思考的思路去理解他,他讨论了什么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讨论?他得出的结果什么,这里面他对一些东西的价值排序是什么?这大概是我理解到的入乎其中。


然后出乎其外,他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对他来说重要性在何处?)?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去讨论?这时也要考虑作者的立场是什么?(他的阶级、利益诉求)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他写这本书的面向是哪一群体?


再有就是纵向、横向比较,看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是什么。在历史的脉络里,他对于一个问题、一个概念的思考,和前人后人什么差异。在同一时代,他们对同一问题的思考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啊还有就是自己看的时候,也可能自然地产生一些疑问,就是自己觉得“不顺”“奇怪”的地方。有可能是自己习以为常是观念、思考方式和作者的冲突了。这时候要注意的是,搞清楚自己的问题本身,究竟在问什么,是什么意思。然后,自己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这种差异和分歧,也可以是阅读时的切入点,或是自己提升的点。


……


这些思考的方式是在大学的课上学到的,如今写出来只是回忆。在刚刚了解到这些的时候,我有一种仿佛掌握了窍门的自如感,并且有一种淡淡的、自以为超越了过去自己的骄傲,以及超越了大多数人的傲慢。但是过去我没有正视这种想法、以及真实的自己,自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样的思考方式,并对大多数知识有了把控感。如今看到这篇文章,感觉不仅点清了我的现实状况、我的思维误区,还让我意识到了我盲目扩大了这种思考方式的效用——自以为知道了它就能轻松搞定一切。这种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想法,让我之前在自学人文经典时,总是为自己遇到的阻塞而苦闷困惑:为什么我已经掌握了这种思考方式,却仍然如此困难重重?遂放弃,觉得肯定不是我的问题。哈哈哈,果然解决问题还是不容易滴,我还是太年轻了。


文章中的一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这个问题:“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上课、上网,却很少读书。由于思考能力的丧失,学生对未来产生了深深的迷茫和恐惧。他(她)们不得不选修大量课程,企图通过学习知识使自己充实起来,用课程填充时间。在他(她)们的意识里,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只要有一技之长在手,心里就有底儿。然而,当面对未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时,你现在所掌握的技能性知识也许不能帮助你有效地解决未来面临的难题。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学期开始时,学生拼命地选课修课,力图使自己充实起来;学期结束时,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的迷茫和空虚之中——除了拿到了一个分数外,还剩下些什么呢?再加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基本上没有时间去读书,因而更没有时间去思考,导致思考能力进一步退化。”


其实,我觉得自己掌握了这种思考方式,就能有效解决各种难题,和文章所说的“他(她)们不得不选修大量课程,企图通过学习知识使自己充实起来……在他(她)们的意识里,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只要有一技之长在手,心里就有底儿。然而,当面对未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时,你现在所掌握的技能性知识也许不能帮助你有效地解决未来面临的难题。”本质上是一样的思维方式。


害,答案是主动挖掘出来的。不是提问之后就有现成的确定答案等着自己去摸索,考试的思维是有一个确定的答案需要你去了解和掌握。但那些现成的知识,也都是别人主动挖掘出来的东西啊,尤其在人文社科领域,答案的独创性就更明显了。而自己提出的问题,真的还是得靠自己去不断思考摸索才能找到答案的——至少是自己满意的答案,找现成的很难。想起刚上大学的我,当许多人的建议扑面而来时,我以为不断吸收这些建议,就能够帮助我应对大学各种可能的问题,然而过了一两年才发现,这些其实无法解答我内心的困惑,而这个困惑恰恰是我前行的阻滞。这几年有意无意地顺着困惑思考着,最终发现只有自己去找,去思考,才会得出答案,而这个答案显然带着个人的独特性。


关乎自己心灵的问题是如此,关于外部世界的问题也是如此吧(这儿也特指人文社科类)。思考的方式本身是一种相对确定的“知识”,但即使一群人知道这样的提问思路,提出了一样的问题,但个人追求思索得出的答案肯定都各有不同,答案不是一个统一的“已经确定好的”等待我们去探索的东西。


答案,是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人主动挖掘出的某种独特的“确定”。


最后ps,关于文中提到的思考方式,其实就是努力跳脱出自己观念的成见,不从自己观念的成见中去理解这经典,而要去理解经典本身的思想。在下面这篇文章里有具体解释:

https://mp.weixin.qq.com/s/zkv1nE5g8V9dtPeH2fU1Tw 

《文科生读书最坏的习惯,是不把自己向前推动、向上提起》


摘取片段:

读书最坏的习惯,是不把自己向前推动、向上提起,进入到著者的思想结构或人生境界之中,以求得对著者的如实的了解;却把著者拉到自己的习心成见中来,以自己的习心成见作坐标,而加以进退予夺,于是读来读去,读的只是自己的习心成见;不仅从幼到老,一无所得,并且还会以内己的习心成见去栽诬著者,栽诬前人。始而对前人作一知半解的判断,终且会演变而睁着眼睛说瞎话,以为可以自欺欺人。这种由浮浅而流于狂妄的毛病,真是无药可医的。所以我觉得每人应先选定一部古典性质的书,彻底把它读通。不仅要从训诂进入到它的思想,并且要了解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社会背景;了解在这些背景下著者遇到些什么问题,他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了解他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遇到些什么曲折,受到了哪些限制,因而他把握问题的程度及对问题在当时及以后发牛了如何的影响;并且要了解后来有哪些新因素,渗入到他的思想中,有哪种新情势对他的思想发生了新的推动或制约的力量,逐步地弄个清楚明白,以尽其委曲,体其甘苦,然后才知道一位有地位的著者,常是经历着一般人所未曾经历过的艰辛,及到达了一般人所未曾到达的境界:不仅因此可免于信口雌黄的愚妄,并且能以无我的精神状态,遍历著者的经历,同时即受到由著者经历所给与读者的训练,而将自己向前推进一步,向上提高一层。再从书本中跳了出来,以清明冷静之心,反省自己的经历;此时的所疑所信,才能算是稍有根据的。自然这须要以许多书来读一部书,必须花费相当的时日,万万不可性急的。 ”


20201222 补充

学科里的“进步”

我以为理工科学习的进步是可客观量化的,所以即使不喜欢,也可以被这个进步机制激励前行。而人文学科的进步不可客观量化,它是只有自己能感受到内心的成长。这种成长,其实是通过自发的不断钻研思考实现的,当自己真的不断钻研思考了,自己的成长自己知道,也很满足,无需客观量化。但这种钻研只能基于发自内心的渴望(或是热爱,或是困惑)。如果不喜欢,或者对一门人文学科所探究的问题不感冒,那么就不会有自发钻研的欲望,便不会有太多收获,这时如果为了学下去,而试图在人文中寻找理工科那种可量化的进步,也找不到,人就会丧了,学习也变得痛苦。


这么看来,其实人文学科的思索和钻研其实是终生的,但是必须以个人的渴求出发点,也就是说心中得有明确的求知欲望和问题意识。如果去为了学分绩而有意地写某个题,炮制论文,研究自己不感兴趣的人文课题,这就不合人性。现行的教育体制对于实力和积累不那么强的人来说不是太友好,如果不能强到超越规则的境界,那么为了生存,就容易成为规则的附庸。所以我想虽然这种文科的钻研值得终生保持,但是在自己没达到一定境界时,为了防止自己的爱好成为不得不做的事,有时与体系保持一定距离有它的好处。——不过,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体制的规训不代表成长的速度就慢。


评论

热度(18)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