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一

思考|为何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倾向于挖掘自我心灵?

为何相比于男性,女性更倾向于挖掘自我?

先注明:

*这个问题只是概括我个人观察到的、一种大体上的现代男性女性印象,所以会存在偏见。

*无意给所有男性女性定标签,不否认有热衷挖掘自我的男性、不热衷挖掘自我的女性存在。

*挖掘自我心灵  在这里是一个中性的事情,不褒不贬。


就我个人的观察,不少男性探索的领域似乎更倾向于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游戏体育竞技等较为“超个人”的领域,更倾向于向外求索,而不少女性探索的领域似乎更倾向于心灵、情感等内在领域,也就是更倾向于走向“自我”的向内求索。前者我不过多分析,就后者我想说一下的个人思考结果,算是分享一条简单的因果链解释吧。(ps,其实我觉得和社会舆论对男女生的鼓励方向不同也有关系,但是这里不讨论这个。)


我认为女性的自我或多或少会受到这个社会的一些男性话语的规训,女性在根据规训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接受了规训,当某天她们可能因为接受规训受到伤害(比如过度减肥、整容失败),并深深意识到自己受到伤害时,女性才意识到这种规训的存在。为了让自我从这种规训中解脱出来,她们会开始进行探索的尝试。


而这种探索为什么是转向内在的真实自我,而不是向外的呢?我认为这是因为,女性的外表、情感、性欲……这一切本是属于女性自我的身体、内在驱动的因素,却正好是男性话语规训的对象。


女生们如果生活在一个总是被身边人用这些理念规训的环境里(每个人感受到的严苛程度是不一样的),幼年时其实是没有足够的意识或力量去抵制这些话语背后的、他人强大的意志。这样一来,她们很可能接受这套对自己的话语评判,并用来审视自己、批判自己、规训自己,即使这个过程会痛苦,但是因为这套话语随着成长已经被身边的人灌输入自己的脑海,她已经相信,所以仍然会有意无意地接受它的规训。等到她意识到这是来自他人的规训,那么她的自我意志便自然地想要从中脱离,这时候,第一步的做法,也许就是要划清界限,把真实的自我,和那套规训自己的话语划清界限,不再去遵从它。女生们可能往规训话语的 反面 去探索,比如原来叫我a那我往非a尝试。又因为话语规训的往往是女性的内在自我,比如“外表,情感,性欲……”这些,所以探索的方向也就会往这边走了。女生们会不断挖掘出自身与规训话语对立的方面,外在表现也好、内心想法也好。


然而这其中有个很矛盾的地方。因为那套话语规训的,恰恰是女性的内在自我。而这些尝试和改变,其实无法改变那些审视话语存在。举一些例子…如果从小被灌输着要做甜美乖巧可爱的女孩,那么为了抗拒这个话语,可能有的人会换个着装风格,如果从小被灌输着要做纯洁处女,那么为了抗拒这个话语,有的人可能长大后就解放性欲了。但吊诡的是,这些尝试的结果,无论是变成了和甜美乖女孩截然不同的酷girl,还是变成了解放天性的女孩,到头来其实还是会回到那审视话语里,无论变成什么样子,都会有来自男性的批判或肯定的声音。因为“女性的自我是男性话语的审视规训对象”这个大的事实没有改变。


而这个过程中,有的反抗与其说是做自己,更多的还可能是为了反抗一套曾经规训自己的话语,走到它的反面。或者有的人即使做出改变和尝试,但是仍然下意识地用男性的话语审视着自己,又或是希望改变后能站在男性话语的正面一端。当然还有的人会去解构男性话语,建构新的话语,希望与之抗衡……


我个人觉得这些行为有利于推进女性的解放,但是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仅是做到这些还无法摆脱话语对自身的桎梏。


因为探索着的人们仍然,在用话语审视着自己。其实无论你做什么,是否出于本心,无论男女,只要你存在,都会受到各种话语的审视评判,建构话语、去解构它们固然可以,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被审视评判的现实。关键其实不在于这些话语的审视评判,而是自己能否顺应自己的心,接受自己真实的模样,自己不用这些话语审视评判自己,或根据这些话语的褒贬支配自己的行为。


不过,即使做到这样,即使不用话语审视和支配自己,顺应本心,想做就做,做真实的自己……这些依旧是需要勇气且困难重重的事情。真实的可能性和复杂性,远远超过话语。


那么加油。








评论(8)

热度(81)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